《巴塞尔协议Ⅲ:全球银行业的大挑战》——偿债能力,流动性和大量证券化效应
2016-05-27 11:41:27

  编者语:

  2008年,二战后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爆发,此次危机再次提醒了各国加强银行监管、防范风险的重要性,正是在各国着力应对危机的背景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就监管实践进行反思,商议出台了《巴塞尔协议III》。在《巴塞尔协议III:全球银行业的大挑战》一书中,作者迪米特里斯·肖拉法(Dimitris N.Chorafas)全面审视了《巴塞尔协议III》的优缺点。并点出《巴塞尔协议III》条例的实施,必将为银行业,尤其是大型全球银行带来重要的长期影响。该书于2014年4月1日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下文系该书部分内容摘要,敬请阅读。

  

  文/Dimitris N.Chorafas;译/游春


  在2012年1月21日,美国银行记录了2010年第四季度为现在和未来抵押贷款回购索赔支付41亿美元的费用(这包括处理房利美和房地美索赔的26亿美元———因其基于错误信息而声称的全国范围的金融单位出售贷款)。

  最大的美国银行也预留了额外的15亿美元诉讼储备金,并且对房屋贷款业务的贬值支付20亿美元的信誉费用。虽然这些已经变成整顿危机带来的混乱相关的损失,它们的规模说明它们在全球大银行的季度业绩中占重要位置。它们也使表明美国银行已经开始从缓慢的经济复苏中获利的任何迹象失色。

  在这一章前面的提到的这一点上这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不管大银行的说客说什么,流动性问题不是“30天事件”。这些例子既不可能耗尽银行的流动性,也不会使银行的偿还能力出现问题。

  现在,作为美国银行的组成部分,美林具有许多可疑证券,这些证券按市值估价,已经损失了账面价值的19%。根据估计,美林为了避免破产,必须打破国际银行8%的核心资本率惯例,需要建立27%的核心资本率。瑞士联合银行损失13%,意味它需要21%的核心资本率。英格兰银行研究其他危机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截至2009年年底,2007~2012年经济和银行危机时期,处于核心资本率最低时的一年后,美国银行和美林在2009~2010年损失幅度估计高于预期。它们加总下面贷款存量的百分比:

  次级/二级留置权   23%

  信用卡         16%

  消费信贷       11%

  次优级房贷     11%

  商业房地产     10%

  居民房地产     8.6%

  两位数的严重损失是个危险信号。银行业的许多人要么不知道要么试图忘记,在压力之下复杂的金融工具并不如想要的那样起作用。正如最近的事件已经证明在危机中,流动性需求的不确定程度和最坏情况下的损失可以成为传奇,尤其在对银行的不信任现象普遍时,以及交易对手方遇到任何、即使最小准入麻烦。

  没有证据比2005~2007年的大量可疑房地产贷款证券化事后效应更好。当采用慎重的方式,将信誉贷款作为原材料,证券化的过程有其优点,但是正是基于问题票据的证券化的大量使用将其推入奇异金融世界,这种状况下由于信誉风险,如果没有其他原因,银行不必或者不能负担得起。

  这一章的前面部分介绍了提高资金的不同方法。如果投资者愿意购买银行的资产,银行可以继续出售资产。例如,有利可图的子公司或者受欢迎的房地产。然而,首先这些资产仍然不能吸引溢价。在银行投资组合中大部分的“资产”主要是其他人以各种贷款,抵押贷款和应收贷款形式表示债务。那时证券化是解决方式,同时也是毒药。

  当且仅当慎重对待证券化(高度重视发起银行和购买工具的投资者的风险)时,才不存在固有错误。事实上,证券化是筹集资金和分散风险的有价值工具。其缺点是,低估的信用风险的大规模转移带来了严重的道德和金融风险问题。贷款是并未或者说很少注意借款人的信誉,贷款的承销过程与违约风险的原始持有者渐行渐远,并形成了恶性循环。

  为了降低道德风险(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盛行),必须对证券化增加透明度和风险控制,从而使发起银行、证券包销、信用评级代理人、债券发行人和投资者能够衡量和了解证券化工具的真实暴露。对于监管者来说,他们必须具有熟练的专家,这些专家能够分析复杂的风险转移机制何如运作。

  没有这种制度,交易册和组合中集聚的有毒废物及其消极影响将会扩大。根据可靠估计,直接的次级抵押贷款损失最初估计只有5000亿美元,但是次级债效应失去控制。在雷曼兄弟破产后不久,损失估计达到8万亿美元。

  这有一个关于加强披露如何打击一家有名银行的案例。瑞士联邦银行委员会对抵押贷款380亿美元损失展开内部调查,将这场灾难归咎于对银行固定收益业务增长的推动。这集聚了大量的债务抵押债券(CDOs),它获得了更高的利息但最终榨干了银行及其客户。鼎盛时期,瑞士联合银行(UBS)的CDO部门雇有大约40个员工,仅2007年一年资产减记达120亿美元。

  银行的高层和风险管理者都不对巨大的暴露负责。讽刺的是当债务不断上升达到无法控制时,UBS雇佣了3400个风险管理人,他们的作用不是误导,就是无效。商业银行在信用发行上高度不谨慎,因为新贷款转变成证券化富裕原始来源,他们知道这些贷款并不在账册中。堆积任何信贷价值(在21世纪的早期支撑证券化)的贷款产生了不可靠工具,它的信用等级可能是B-,但由于信用评级机构的勾结,它们的等级变成AAA,直到情况变得很糟糕。

  甚至据说注册会计师(CPAs)也腐败。前纽约前总检察长(现在的州长)安德鲁·科莫就回购105(雷曼所使用的一项创造性会计)对安永会计事务所,雷曼审计员提起诉讼。每个季度末,通过回购105雷曼临时将其资产与对手方交换成现金,但是账册上这好像是资产的持久出售。这种策略帮助银行减少负债和增加关于财务状况的信誉。

  总之,立法者和监管者制定的法律法规,如果缺乏深度和缺少细节,很容易被钻法律漏洞。失控的证券化只是一个例子。泡沫破裂和经济完全转变之后,伴随着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投入的大量资金不能补偿泡沫的事后效应。当商业信心瓦解时,即使是最复杂的工具也不能创造奇迹。 (完)


  (本文节选自迪米特里斯·肖拉法(Dimitris N.Chorafas)所著的《巴塞尔协议Ⅲ:全球银行业的大挑战》,该书已于2014年4月1日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

  迪米特里斯·肖拉法(Dimitris N.Chorafas):《巴塞尔协议Ⅲ:全球银行业的大挑战》:2014年4月1日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霍学文:把握金融科技创新的“初心”
下一篇:【监管】北京市2019年金融监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