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经历了疫情带来的重大考验,与此同时,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互联网金融服务迅速崛起,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是当务之急,而数字普惠金融为商业银行在拓展市场、转型发展中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各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实践为切入点,围绕后疫情时代开展普惠金融业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议题,探索当前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有效路径。
普惠金融总体发展状况良好
(一)中国普惠金融的主力军在当下是商业银行
一方面,近年来,政府出台不少鼓励小微金融与普惠金融的政策,各商业银行分别从政策、机构、人员、技术等多方面予以调整应对,以求更好地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另一方面,政府加大对商业银行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扶持监管力度,商业银行也积极提升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能力,这对商业银行数字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所产生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可以看到,相较中小银行,大型银行更具规模优势,其人员机制完善、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手段更先进。然而,大型银行的人工与管理成本较高,尤其是大型国有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更注重社会效益,商业效益相对较弱。而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保险、信托、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的便捷、微小、期限灵活的资金,也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持,将其纳入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中,有利于不同类型金融服务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多元化、包容性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这正是普惠金融的应有之义。
(二)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有两个方面的变化值得关注
一方面,居民生产生活逐步恢复,加快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在经济承压的情况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控压力上升,对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今年宏观形势整体向好,对于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是一个比较大的利好。
另一方面,非接触式交易和服务新业态异军突起,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科技应用在各领域多点开花,无人零售、数字营销、智能城市等新兴业态蓬勃涌现,为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求新谋变创造了条件。中国银行业也意识到完成数字化转型已刻不容缓,但各银行在数字能力上的差距加大。早在疫情暴发初期,中国银保监会即在对各银行保险机构的通知中要求“加强线上业务服务,提升服务便捷性和可得性”;之后又进一步强调“提高线上金融服务效率”“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可以看出,“提高”和“优化”是当前银行数字化服务的重点。银行业的数字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数字普惠金融整体水平与能力。各银行未来发展普惠金融的方向是采取线上形式,数字化是普惠金融的必然趋势。
普惠金融面临数字化发展的新机遇
(一)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加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发〔2020〕9号)要求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发展数据要素市场,激活数据要素潜能;202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对外发布,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提出20条政策举措。“数据二十条”的出台,将充分发挥中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近年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经济形态的变化和数字化社会的深度变革,对数据有效获取和运用关系到企业竞争力和价值创造。
一方面,数字技术是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二十条”等相关政策出台,能够促进企业在数字化方面的投入,加速我国的产业数字化,推动小微信贷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很多银行虽然在使用数字技术推动小微企业信贷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小微企业经营的一些场景还没有数字化,使得数字技术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产业数字化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堵点”,提高小微企业经营数据的可获得性。
另一方面,普惠金融发展尤其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困难,主要是信息割裂问题。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能够打破信息壁垒,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比如可以提高其贷款额度,增加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等。同样,中小银行要加大对普惠金融数字能力与数据市场的投入,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能够推动跨境贸易各流通环节数据电子化,比如海关报关数据、物流仓储数据等,这对于拓展支持中小微外贸型企业贸易融资有着重要意义。总之,我国“数据二十条”等相关文件的出台,将会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进程,进一步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二)交互检验数字化
数字普惠金融体系中的小微金融,在传统现金流及交叉检验基础上,发展到“四流”(即现金流、物流、资金流、合同流)构建替代数据,减少可能遇到的数据造假问题。数字化技术加快发展的情况下,鼓励银联等机构加强与民营企业或者征信机构的合作,能够促进交互检验数字化,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对于行业的“四流”数据创新,上海财经大学小企业融资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正在对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将“四流”的数据转化为两种检验方式。一种是将数据变成规则,比如选择服务对象是烟草行业的话,要求其月进货金额不能低于某个特定额度;第二种将数据变为评分,比如按照物流信息的月结算额进行评分,因为物流信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推出企业的收入数据。总之,“四流”合一能很好地实现数据间的交互检验,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在涵盖面较广的情况下,将数据提供给银行做审查,该数据的真实性能够有效帮助银行对客户进行提额。提额对于客户而言是有益的,能够防止客户多头借贷。在这一点上,主办银行交互检验的数字化对于小微企业与银行间建立长期关系而言至关重要。
(三)数字营销多元化
后疫情时期普惠金融的另一大机遇是数字营销,即如何与征信机构合作,利用征信数据与数字营销相结合,赋能金融机构更多地获客,提升客户贷款的可得性。数字营销的多元化有利于形成完整的金融生态圈,解决之前对数据健康以及营销的忽视问题。
数字营销的多元化还涉及产业链的完整性。给中小微企业赋能而创建新的金融基础设施,其目的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大多数传统银行面对中国企业的“进销存”三种客户,主要是满足有销售收入客户的贷款需求,但对“进”和“存”这两种客户的服务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对上游供货商的服务不足。
从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出发,我们可以为供应链金融平台中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开展保理等业务;提升中小微企业数智化效率,促进产业升级;还可以为代理采购服务,为中小微企业降本增效。地方政府现在也在积极建立现代产业链研究中心,并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立云服务,为上游供货商的融资提供数字营销,这也是数字营销的一大创新实践。
(四)“隐私计算”技术助力消费者保护
“隐私计算”在数据与征信业的应用,是从技术角度实现了数据流通与隐私保护之间平衡的最优解。一方面,“隐私计算”做到了数据“可用不可见”,既实现数据价值流通与共享,又实现数据隐私保护。这是“可用不可见”隐私计算的精髓所在。另一方面,还强调隐私数据的“最少授权”。因此,这项技术的发展,对于消费者保护而言非常重要。
(五)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
OpenAI开发的ChatGPT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突破,将会改变金融的交互模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未来可以发展到直接通过对话方式为人们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这有助于打破数字鸿沟;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会给小微信贷风控带来一些突破性的变革,比如未来可能通过人工智能审贷等。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增强银行风控能力,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后疫情时代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普惠金融经过多年的发展,覆盖面得到很大扩展,但覆盖的深度面临挑战,尤其是如何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还有待行业各方继续努力。
(一)普惠金融发展的差异问题
一是城乡之间发展的差异。目前很多传统金融机构还没有完成观念上的转变。普惠金融在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农村地区服务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对于银行网点的智能设备等不太熟悉的中老年人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服务保障。
二是不同银行之间发展的差异。除了城乡发展差异外,普惠金融在大银行与中小银行之间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小银行特别是农商行习惯于从传统金融行业角度开展普惠金融,仍然以线下为主,线上的比例比较低。这主要是因为中小银行线上建设能力相对滞后,包括基础数据、科技研发、平台运营、对外拓展的能力等,因此,要想实现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的突破,目前面临一些困难。
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发展有所差异。以商业保理为例,商业保理服务对象,从过去贸易行业发展到物流业、零售业、制造业及其他服务业,弥补了很多金融服务的空白点,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其在与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努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比较中并不具备优势。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普惠金融口径的融资利率很低,尤其是国有大银行的利率更低,这对非银行业的保理机构展业造成一定压力。较之银行来说,保理机构可能更缺乏资金渠道,没有同业市场拆借资金,也缺乏资产转让途径,主要靠银行借贷。因此,相比银行,商业保理公司没有价格优势。为了维持有竞争力的融资价格,商业保理公司自身的业务利润受到压缩,会影响其风险偏好以及对科技、风控、产品开发等环节的投入,容易导致最终客群和产品同质化,继而影响其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重复性和割裂性
从传统金融的业务角度来看,数据要素市场首先需要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权确认、数据保护等方面的制度,数据要素市场的需求才可以更好地被满足。目前全国已有34家数据交易所, 还有许多地方正在积极筹划自己的数据交易所。但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从长远来看,可能不利于整个数据要素市场统一发展。
由于数据要素市场面临重复性建设以及各个市场相互割裂等问题,现有信息共享平台中有价值的部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同时,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替代性数据面临非标准化问题也亟待解决。有数据才有方案,有方案才有产品。但目前要通过数字化手段完成“数据拼图”的融合,达到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目标,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现在虽然有不少商业征信公司或数据提供商,但这些信息是否能真正打通,为小微企业建立起一个基础的信用评分体系,是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对大企业或大平台数据的依赖,针对小微企业自身信用进行融资决策。但信用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应该由政府机构主导建设并投入资源。
(三)民营小微企业的发展问题
一方面,在经济系统中,小微企业抵御经济波动的能力往往是最弱的。政府诉求、企业诉求、银行诉求之间的平衡点,应该由市场来决定。要正视市场经济下的优胜劣汰,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扶持起来。事实上,部分民营小微企业面临的经营难题实质上并非疫情导致的,可能是其所处行业的经济周期问题,或是订单、市场、财税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对这部分小微企业而言,即使获得信贷支持,也只是暂时缓解资金流动性,延续其退出市场的时间,其真正的持续发展要疏堵结合,其中“疏”更重要。另一方面,过度信贷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会危害民营小微企业的发展。企业最终还是要提升自身的硬实力以渡过难关、长远发展。
总之,对金融机构而言,疫情消退期间乃至疫情结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为民营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都会承担比以往更大的风险,风控问题更加突出。当下,要以风险和合规作为前提来谋求发展。在此基础上,挑选好的客户群体是符合银行商业发展逻辑的。
(四)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潜在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还要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客户歧视方面的问题。普惠金融蕴含了公平、包容、效率等伦理维度,主张让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获得全方位金融服务的机会,体现出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在人工智能时代,风控审批中存在歧视性变量,如年龄、性别等。这一点值得审慎思考。
随着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服务领域可能会大规模应用,这必然会带来一些金融伦理问题。高端技术的发展要符合一定的伦理要求,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和保护的基础上。另外,高质量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消费者保护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鉴于之前出现的一些数据泄露的问题,在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一定要关注消费者隐私保护问题。
相关建议
我们近期在上海财经大学小企业融资研究中心主办、CPCP消费者保护与赋能行动计划协办的“后疫情时代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上,综合专家们讨论的内容形成了几点建议。
(一)对大型银行来说,发展普惠金融需要进一步明确其定位
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谁会引领未来普惠金融发展这一问题还有待行业研究。普惠金融的发展促使银行采取行动,加大资金投入,大型银行起到的作用应该是支持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数字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而不能在利率下降时,对中小银行的优质客户进行“掐尖”,最终演变成单纯的价格竞争。
由于疫情等多方面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服务对象经营困难、整体资产缩水、大面积坏账产生等情况,应该要促进产品开发,拓展盈利空间。银行是经营风险的,只有通过提高普惠金融的覆盖面与覆盖深度,在可持续发展中降低不良率,金融业才能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半个多世纪从微型信贷到微型金融,进而演化发展为普惠金融、形成数字普惠金融,其关键的理念是要给客户提供有价值的金融服务。这就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要把机构高成本低效率转嫁给客户。这是普惠金融长期努力的使命与最终目标。
(二)对中小银行来说,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应防范风险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应防范欺诈风险,开展“一主一户”的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开发可视化系统,提高中小银行对于客户征信数据的可获得性。
未来中小银行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不是信用风险,而是欺诈风险。欺诈风险来自借贷行为,比如多头贷款、高频高发贷款等,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尤其是在数字银行业务中出现高频高发现象,这是对其发展最大的掣肘。因此,我们建议实现个体工商和小微企业“一主一户”模式,使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行为数据可获得性得到提高。
(三)对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
普惠金融体系建设要充分考虑融资产品多元化和合理风险定价原则,不能片面集中在解决“融资贵”问题。关键在于目标客户不同,服务的成本不同,定价也有所不同。普惠金融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不同的金融机构在这个体系中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客户,提供有价值并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而利率只是这种金融服务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利率与收益覆盖风险,是普惠金融体系中所有金融服务提供机构需要追求的目标,而不是恶性竞争。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小企业融资研究中心主任,郭丽虹、黄丁聪、林建雄、徐蓉、林进强、刘澄清等对本文有贡献。文章的观点并不代表任何机构的观点)
主要参考文献
①李建军,姜世超.银行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财务增进效应的微观证据[J].经济学(季刊),2021,21(3):889-908.
②徐晓萍,李弘基,戈盈凡.金融科技应用能够促进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吗?——基于银行对外合作的准自然实验研究[J].财经研究,2021,47(6):92-107.
③谢绚丽,沈艳,张皓星等.数字金融能促进创业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8,17(4):1557-1580.
④郭丽虹,朱柯达.金融科技、银行风险与经营业绩——基于普惠金融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21(7):56-65.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徐晓萍